找不到自我,该如何选择职业?

2020-08-24

来源:璃语职美人

作者:赵晓璃


阿华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年纪轻轻的他并不清楚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阿华就直强调这么一个观点:“我必须要找到一条职业主线,否则我不会轻易开始!”


不禁为阿华的想法捏了把冷汗。这个观点的背后,是一种对自我概念的深刻误会与执着。


阿华的观点代表了当下很多人的集体性迷局,那就是,很多人都因为长久找不到所谓的“自我”而陷入焦虑和迷茫,所谓“我到底应该做什么?”这类问题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是的,不论是当下影视作品还是很多鸡汤文套路,它们都特别尊崇一个观点,所谓“先找到自我,再找到适合的工作”。


果真?


这里面就有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那就是,什么是“自我”?



曾经有这么一位复旦大学法语系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不想做只能复述别人语意的传话筒,毅然违背了老师的期待放弃了专职法语翻译的职业生涯,进入了一家代工奢侈品牌的法资企业,任职十个月涨了三次薪,成为了老板的得力助手和私人密友。


就是这位姑娘,后来参加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成为一位特立独行极具时尚感和个性的创作型歌手,她是尚雯婕。


对比时下很多成功人士聊自己时总是热衷于“找到热爱的方向坚持做下去”的简单粗暴的论调,很多人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和答案。


其实,你要找的那样东西,是“自我认同感”。


事实上,“自我”根本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是你的性格,甚至也不是你的喜恶和行为倾向,它更多地是指向一个地方,那就是“你所创造的一切”。


没错,你是你创造的一切,你是你所做的事情,除此,所谓的“自我”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就好像我们谈及乔布斯时,我们会想起苹果以及他离经叛道的事迹和惊人的创造力,我们根本不会在意乔布斯到底是什么性格,这个人有着怎样的喜好,等等。


正是因为很多人被“寻找自我”这个概念所限制,他们认为一定要找到方向才能努力,在没找到方向之前,他们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尝试,于是能力无从谈起,经验更是一纸空谈。


与其说他们在找工作,不如说试图找一份职业寄托,恨不得一朝选择一份职业,从此安稳到老高枕无忧。


而恰恰是这种思维,扼杀了人生的很多可能性!



几年前,有这么一个案例。


他的起步很低,当时只有中专学历,因为家境贫困,他无法继续读书,但他一直想要学习,为了给自己攒够读书的学费,他从中专毕业之后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找到一家单位当保安,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能够包吃包住,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他的工资可以全部被攒下,就这样,他靠着三年的保安经历,为自己攒够了学费。


这位小伙子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孤注一掷花费三年的积蓄去读书,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


事实上,我发现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只是这个梦想一直埋藏在他的心中,他怕说出来遭人耻笑。


我至今还记得他谈及梦想时言语间透露出的莫名兴奋,他说自己热爱足球,特别想从事和足球有关的工作,经过层层梳理,小伙子最终明确,自己完全可以努力做个足球解说员或者足球类媒体编辑。


没错,就是这样一位小伙子,在很多人看来他曾经的职业经历似乎是卑微而不堪的,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位敢于为自己梦想负责的人。


前不久这位小伙子给我发来一段反馈,他通过努力考取了一所心仪的大学,而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体育编辑,或许在未来,也不排除开通自媒体进行相关的赛事解说。


事实上,很多职场老人也会被这种问题困扰,即“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即便这个人之前有过答案,但随着环境与认知的变化,TA可能会产生新的观点,从而颠覆之前的概念,但这并不重要。




因为“你是谁”代表了你对自己过去的认知,而“你想成为谁”则代表了你对自己未来的展望。


如果苦苦追溯无果,倒不如从未来着手。


否则,如果一味沉溺于寻找自我中故步自封,也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消耗,它会让你迈不开脚步,从而导致——


• 被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难以向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激情和斗志被消磨殆尽,剩下的就是权力争斗和钻营;


• 对职业没有任何向往与追求,“差不多”、“混日子”、“求安稳”成了最核心的诉求;


• 很多人已经全然忘了曾经意气风发义薄云天的自己,平时的谈资也很少涉及专业领域的交流,停留于八卦与无谓的吃喝玩乐中,对职业没有任何裨益。


不会努力工作,对单位诸多不满,但依然期待能够继续混下去。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应届毕业生仅仅因为找不到“自我”就停止了探索的脚步,对TA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我渐渐意识到,找工作就像找对象,更像是一个“展现”自我认同的过程——即,你所找的工作反映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喜好、以及你的价值倾向。


何况,寻找自我的道路,从来没有终点。


1、“自我”会随着岁月及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它需要通过你的创造才能呈现出来。


如果你的内心潜藏着一些梦想,不要试图压抑它们,如果能够从事相关工作自然最好;如果迫于生计压力,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内心的梦想留些时间与空间,将它们养大。


就好像当年爱唱歌的尚雯婕并没有意识到,一场选秀节目会对她的命运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


命运很难说得清,它往往会在这些不经意的时刻给你安排一些机会。


这么看来,哪有什么找到职业主线再去努力一说呢?


2、努力是人生常态,你需要将努力变成习惯。


依据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形成,靠的绝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坚持久了,努力则将失去就会变成吃饭喝水这般稀松平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的力量”。


这种规律,被称为“动力定型”。


•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恰恰是源于各种习惯的养成,人才会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比如,你不需要去想,早上起床从穿衣到洗脸等一系列

活动就可以顺利进行,并且你从来不会感觉到累。


利用这种规律,你大可以把很多事情变成自己的习惯,在你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将一些事情固定下来成为习惯,比如早起、比如读书、比如写作,等等。这些习惯说不定就会在日后给你带来积极的改变。


你相信吗?如果你可以做到长年累月坚持一件事,迟早有一天,就会有这样的机会来临,让你的命运发生转机。


3、任何时候,你都拥有选择权。


记住,即便面对困境的时候,自己也拥有选择权,千万不要把一些困境刻意放大,试图掩盖自己的责任。


比如,你对一家单位不满意,完全可以跳槽啊,谁也没有拦着你不让你跳是不是?


问题在于,有些人心里很清楚,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来,成天沉浸在“抱怨”与“唱衰”里,不仅无法给单位带来价值,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新进员工的发展。



事实上,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为何不想办法改善呢?


如果真的无法改善,何不另辟蹊径,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或爱好呢?


• 毕竟,人生不是电视剧,根本不存在什么主线,但是谁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你今天走的一些看似偏门的路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主线,但关键问题在于,到那时,你还没有放弃,并且一直在做积累和努力。


也就意味着,我们大可以放心地进行职业尝试与探索,不必因为自己错过了青春期而惶恐,更不必为了快点达成结果而不安。


要知道,即便道路是崎岖的,但“知道”这件事本身,就具备无穷的力量。


“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客户服务 400-8000-800

FESCO服务

FESCO官方

企业级需求
个人级需求

产品名称

预计人数/份数

地 区

姓 名

公 司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提交

请选择产品名称

社保公积金代理

劳务派遣

岗位外包

人事档案和户口相关服务

弹性福利

工会服务

健康体检

保险保障

残保金服务

薪酬外包

外籍人服务

员工档案管理服务

HR共享服务(SSC)

政务服务

招聘服务

灵活用工/众包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IT外包

法律咨询

员工背景调查

培训学习

其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