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万,依旧被现实“劝退”:那些离开大城市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2020-07-14
来源:插座学院
作者:插座学院
工作和生活,只能选一样? 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也给无数大城市奋斗者的追梦之旅,画上了句点。 朋友离开的那天,我去北京南站送她,她一反闹腾的性格,很安静。 我没觉得尴尬,只是心里难受。她眼睛红红的,但直到和我拥抱告别,都没掉一滴眼泪。只说了一句:“说不定还会回来。” 我知道,月薪降到5千,对她而言,没必要在这个城市折腾了。 北漂总是和辛酸连在一起,甚至那些看上去不错的人生,背后也有你不知道的难处。 去年9月初,林轩的妻子要和他离婚,没有出轨,没有家暴,没有第三者。 林轩,大学毕业就进入了全时,一家高科技企业。在北京6年,做到了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月薪税前4万。 已经是30岁的人,结婚了但没孩子。妻子茜茜想回老家那边发展,安定下来有个家,也好要孩子。但他觉得在公司有很好的前途,舍不得离开。 那段时间,两个人因为这事老吵架。妻子经常抱怨:“我很烦老是搬家,在这儿什么时候能买上房子?” 吵的多了,妻子甚至说要离婚。 在北京奋斗多年,活得再体面,只要没房子,就很难有归属感。 这些年两个人存了50万,但这点钱想在北京买房,无异于杯水车薪。 他曾和我说:“回老家是能买上房,但工资就得拦腰斩了。再说,现在的工作,老板很看重我,实在是不想放弃。” 同在北京,我能理解林轩的难处。漂泊的无力感更多来源于房子。99%的人买不起,却又不甘心一辈子租房。 像林轩这样,有一份特别喜欢、看得见未来的工作还好。但有更多的人,每天996,生活被工作填满,工作和生活,被迫只能选一样。 有奔头的工作不想放弃,但总不能为了留在北京,失去家庭吧?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大城市真的不适合生活吗? 老板们的困境,该如何解决? 相较一些宜居城市,北上广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确不适合生活。除此之外,受疫情影响,也在“劝退”很多长年在这里打拼的奋斗者。 阿凯,在上海上的大学,毕业之后没回老家,先是工作了6年,3年前出来创业,做校外教育培训。 创业公司能活过3年,已经是奇迹。但突袭的疫情,把他的公司逼到了绝境。 “我们之前一直是线下教学,疫情期间学生都上网课,我们又不是文化课,家长们更不可能让孩子出来跑。” 没有学生,公司没有一毛钱进账,但花销一点没少。办公室房租成了沉没成本,十几个员工也等着发工资吃饭。 2月初的那段时间,阿凯最常做的动作是双手掩面。吃不进饭,每次洗头发,都能看到洗漱池里到处是掉发。 “我睡不着,每一天都在烧钱,都在离倒闭近一天。但我从来没想过离开上海,在这十几年,我对这地方有感情,也习惯了。总觉得在这能有一股劲,怎么也死不掉的感觉。” 阿凯的困境,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困境的缩影。 “在北上广,每个人都可以谈梦想,但梦想不能当饭吃。” 3月中旬的时候,阿凯的公司将线下课程转到了线上,老师们每晚有直播课,他和我反应,效果还可以,毕竟有前期积累的口碑。 “我们也开启了远程办公,同事们在家干活,都没回上海。”阿凯算是艰难渡过了一关。 疫情导致全球无数企业陷入困境,像阿凯这样自救的老板还有很多,“远程办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焦虑。 甚至,推特、高盛已经提出允许员工“永久远程办公”。扎克伯格也提到:未来5到10年,将有约50%的员工远程办公。 但“远程办公”到底是未来企业短期自救的方法,还是会长期落实的措施? “远程办公”常态化后,是否可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我们是不是可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生活的选择权 可以在自己手里吗? 说回林轩。最终,他无奈选择离开北京,在妻子的催促下,向老板递交了辞职申请。 由于提的太突然,老板猝不及防,找他聊了很久,最终没批准林轩的申请。而是开了个先例,允许他远程办公,既可以回老家,又能拿到在北京的薪资。 林轩说:“我在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发远程会议APP,当初大学毕业就进了公司,觉得很有发展前景。公司现在有1000万用户,光世界五百强就有350家。 之前我们企业客户比较多,因为疫情,越来越多的各行业职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了。我是真的相信这东西未来能帮到很多人,所以提离职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为林轩这件事,他的老板也开始思考:怎么把员工的幸福指数提升上去?既让员工赚钱,又能降低生活成本? 后来,林轩老板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北京客服团队可以自由选择去西安分部或者留在北京。选择去西安的同事,依旧享受在北京的薪资待遇。 客服团队接到通知的时候,都不敢相信。有几个经常“月光”的女生,听到消息后特别激动:“做梦都没想到老板能这么做,以后终于能好好攒点钱了!” 林轩老板说过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打造‘全时云会议’用了8年的时间,就是为了把产品做到极致。我们如果都不能身体力行尝试这一办公模式,又怎么让别人相信这种方式可行呢? 我觉得,在未来,只有那些把给予员工安全感,和提升员工幸福感放在心上的企业,才能够调动员工的最大积极性,长久地经营下去。” 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一家公司,不仅要关注员工的工作,还应当关注他们的生活。生活上的烦恼少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思考工作,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让员工同时拥有高收入和生活幸福感,这两者并不矛盾。 回老家后,林轩在当地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撑起了公司一部分研发任务,目前运营良好。 朋友们都很羡慕他,老板看重,事业上完全不用担心。既拿着大城市的高薪,又能过着舒适的日子,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以往选择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发展,是很多年轻人面临的艰难抉择。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逃离北上广一直是热门的话题。 北京这个繁华的城市,迎来送往了一批批年轻人,却始终安放不下所有人的下一阶段人生。 但林轩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梦想和生活,可以同在;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一场疫情,让每个人深刻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明天早上会不会堵车你不知道,更不要说周围没有办公楼的世界了。 想象力的触角有限,而时代发展的速度,任何人都无法预料。 时代滚滚向前,别和趋势对抗。顺势而为,方为智慧。 期待有一天,北上广不再是梦想的寄居所,世界各地、任何角落,都可以让梦想落地生根。 你可以住在喜欢的地方,做着热爱的工作。高品质生活和高收入,不再是硬币的两面。 你可以实现更多人生可能性,把生活的选择权,紧紧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