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南锣鼓巷吧!这些胡同才是老北京的魂儿!
2018-03-28
来源:北京本地宝
作者:北京本地宝
红墙绿瓦的故宫,巍峨耸立的长城,看过之后,就不得不和您聊聊咱北京的胡同。站在天安门中轴线,旅游的人会先向北去南锣鼓巷,不可否认那里有的是名气和热闹的气氛。
在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它是城市的脉络,但它更是咱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界儿。每条胡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只有耐心细细品味过后,才能体会它的魅力。
像家一样的胡同,如朋友一样就在身边。
东交民巷
北京最长的胡同,曾经著名的使馆区,风格各异的建筑、错落有致,是北京惟一一处洋房林立的特色街巷。
这里的很多建筑,不一定在东交民巷胡同的主路上,而是散布在整个区域中。如果想要彻底的了解,最好骑一辆单车,慢慢的游览。
走在这条路上,看到不同建筑的使馆,感受这条胡同的文化带来多元化。有人说这里没有景点,是的,幸好。这条路的幽静一直到今天没有被破坏。
小时候的北京人一到国庆,肯定会去天安门广场,而现在如果天儿好,会选择溜溜东交民巷,走到东口向南一拐,还有小时候最爱的三宝乐面包房。
旁边写着字——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这里有很多名字,贝子府、和亲王府、老恭亲王府、清陆军海军部、总统府、段祺瑞、北平卫戍区司令部、老人大校舍。
这时候只需理直气壮一声:“我去里面喝咖啡!”坦然地径直走,留下身后懵逼的保安。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院内的这栋建筑——段祺瑞执政府主楼,被姜文拿来当作女主角米兰的家,好像至今还留有那个年代的味道。
史家胡同
胡同两头是喧闹的现代社会,胡同里是慢慢悠悠的旧时代,灰墙、红大门的四合院儿,史家胡同小学在胡同里。
这里有着浓浓文化艺术气息,不光来自史家胡同小学,胡同中人民艺术剧院的宿舍里,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更是给这条普通的胡同增加了文化的厚度。
民国才女凌叔华的宅院,适合天气好的午后或清晨,静静的看看展览,感受一下老北京的胡同建筑布局和韵味。
然后再在史家胡同里走一走,去红墙小院吃个下午茶也是不错的。
但是我想还是在胡同里的牛街老爆肚满来上一盘爆肚,更实在。
八大胡同
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今天,“八大胡同”已是普通老百姓的住宅。
从一些老屋老楼的建筑仍能依稀体会到当年的风貌。
前门除了游客聚集的大栅栏,还有着传统卤煮店,旧时浴堂。
那些破旧的深宅大门下,不知有多少悲欢离合,前门深藏的胡同依旧是老北京不可替代的灵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