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因我不同——访德勤中国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

2017-07-06

作者:FESCO小编

德勤,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1917年来到中国,落地上海,至今在中国已有上百年历史,业务范围涉及审计与鉴证、税务与法律、风险咨询、财务咨询及管理咨询。去年全球收入368亿美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共有25万名员工。服务行业包括金融、工业、能源、医疗、政府公共事务、房地产及TMT行业等。
“因我不同,成就不凡”是德勤的理念,他们一直依托臻于卓越的信条,积极开展业务实践,同时结合信而有征的处事方法,不仅着眼于事务所的业务成就,更致力于创造社会价值、成为备受人才青睐的理想雇主,不光赢得了业界与政府的尊重,也深受资本市场的信任。

施能自,2004年加入德勤,任德勤管理咨询中国区主管合伙人;2014年至今,任德勤中国华北区主管合伙人。


会计师事务所给人们的刻板印象是枯燥而单调的——报表、数据、加班……所以,在我一个文字工作者感性的认知中是有些冰冷和无趣的。
有幸,走进德勤中国。本想着会听到各种专业的名词,也做好了被补课的准备,但深入的了解之后,完全颠覆了我这迂腐的想法,原来会计师事务所竟然可以是这般模样……没有被钢筋水泥包裹的沉重,这里的一切清新、明快,就连楼梯的设计都非常有质感,堪当封面背景。四百平米的公司员工专属咖啡厅,三三两两的帅哥美女在这儿边喝咖啡边谈工作,一切显得明亮轻快而有条不紊,这样的前后对比让我对它的领导者产生了更大的求知欲。


年轻的60后BOSS
其实这种发自内心的探索欲还不只于此,德勤还有一位非常年轻的60后大BOSS——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英文名Norman。他喜欢大家直呼他的名字,他说这样更亲切,没有距离感。Norman的年轻不单单体现在外表,还有他由内而外透露出的积极、乐观、谦逊、正能量的精神状态。这种年轻的状态会感染人,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能感染身边的人,也会吸引一些与自己气场相应的人。Norman多才多艺,会跳桑巴,练过普拉提,喜欢锻炼身体,同时他也有着敏锐的职业素养,这跟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是分不开的。
Norman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上大学之前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期许是做一名会计师。就在大二的时候,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的教授帮他介绍了一份暑期兼职工作,给一个濒临破产的不粘锅企业做内部成本核算。也许就是这个工作机会,让年轻的Norman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毕业后,他自己创过业,做过零售,管理过咨询公司……各种类型的尝试,让Norman在历练中成长。也许就是这些机缘,才有了今天的一切,亦或是当初的任何机缘都是为了成就今天这样一个结果。



从过客到北漂
1991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Norman在这个时候选择来到内地。他开玩笑地说:“香港是1997年回归的,我提前回归”。Norman对大陆是极有感情的,他喜欢上海,喜欢北京,喜欢吴侬软语的上海话,也喜欢有容乃大的北京城。所以从1991年来上海,到三年前安住在北京,二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在上海与北京之间飞来飞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停下来,好好体味这座古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哪怕是坐下来看看长安街的车水马龙。
Norman回忆说,他当初回内地是想做企业的,当时正处而立之年的他敏感地观察出内地今后的发展空间是多么巨大,想着内地必会有他大展拳脚的时机。1991年11月30号——他清晰的记得这一天——他第一次来到北京,冬天的北京,经济不发达的内地,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大白菜、国营餐厅。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连超市都没有,买东西去国营商店,吃饭去国营餐厅,年轻的Norman有些不适应,但他并没有被这种不适应击退,而是勇敢的留了下来,开始了往返两地的奔波,从上海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就这样周而复始,一折腾就是二十几年。


他初来乍到,就做了一家国有企业刚转为合资企业的总经理,那年他不到30岁,在对内地企业的运行机制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去跟国企打交道?又如何对一家有着800人的制造业工厂进行改制?这让年轻的Norman面临莫大的挑战。
愈挫愈勇正是Norman的做事风格,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袭来,外资少了,他开始尝试做国企改革,但这条道路也并不那么一帆风顺。那个年代的内地对咨询行业的认识还不很深刻,而国外一些地区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工作模式,认识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经济环境的不同给Norman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年轻的他,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顾问”差距有些大,人家看他头发不白,年龄不长,一个年轻人怎么可以做顾问呢?他记得当时有一个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当他以管理顾问的身份跟对方谈判时,却遭到了啼笑皆非的回应。客户不理解管理咨询的市场价值体现在哪里,对于咨询结果的衡量是要Norman交出3万字的报告。这样的要求Norman并没有答应。他说,做管理顾问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要一直坚持下去,而不是一味的奉承讨好对方给你一个单子做。管理咨询也好,管理顾问也好,最核心的魅力是引导、推动、催化,而不是在量上去体现。他说在专业问题上该坚持的时候决不松懈,而且要讲真话讲实话,这是一种职业精神。
在有些事情上Norman也是一个能放下身段的实干家,当年他在做一个银行项目的时候,项目经理突然离职,工作没有了衔接,于是Norman便披挂上阵,亲自去接替这个项目经理的工作。他说:“人最重要的是要能放低自己”。目前为止,他已经在管理咨询行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时间,可谓是一个称职的行业领导者。但Norman说,他很感恩国内的市场经济环境给他带来的种种机会与挑战,虽然有过困惑,有过无奈,也曾被否定,被误解,但他愿意花时间去践行,他愿意把他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传承给下一代。


终于驻扎北京
三年前,Norman被调到北京,任德勤中国华北区主管合伙人。他说自己终于可以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北漂了,终于不再是过客了。相较过去一直在路上的奔波,他更喜欢目前这种工作状态。


如千千万万个北漂一样,Norman热爱北京。上个月,他去了长城,在27年前他曾留影过的地方又拍了同样一张照片。此情此景,人们往往喜欢用“物是人非”来诠释,而在Norman 身上这个词语似乎显得有些不相应了,他身上依然散发着一股年轻的力量,就好像时间一直在此停留,27年的人生历程恍若昨天。
Norman喜欢北京,因为北京够大。而且这大不只是空间上的,从经济方面来讲,北京的宏观经济政策够大,从东北经济振兴,到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再到眼前的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东迁等系列利好政策,都是吸引Norman留下来的理由。而且Norman也喜欢在经济领域为国家及大中型企业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目前Norman在国家行政学院任兼职教授,每个月会有一到两次的讲座,专为国家中青年干部进行培训,他很享受这种工作状态,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教授给别人。他说,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你能做什么?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说的再大一些,自从决定来内地发展,他就把自己的职业方向与命运跟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不会离开了,就算退休也要留下来,在另一个领域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德勤的包容、诚信与关怀
Norman喜欢北京的原因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喜欢德勤,因为十几年的工作热情让他对这里产生了感情,还有他的那些同事们。德勤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公司,就像大北京相对于任何一个北漂一样。德勤给员工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Norman说不管德勤是什么背景,既然来到中国,来到北京,就得学会本土化,就得学着去适应,入乡随俗。
德勤注重人才本位,员工本位,德勤的员工有国内的,国外的,本地的,外地的,各有各的行业背景及工作经历,所以德勤对人才进行了整合,突出体现人才的协作、合作、尊重、引导管理理念,让员工各发挥自己的长处。
德勤的员工很幸福,因为德勤对员工的关怀可谓是无微不至,体现着家人般的温暖。他们会经常组织活动,邀请员工家属一起参加,这样可以让家庭了解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情况,避免了因工作原因引起的家庭矛盾,让员工可以安心工作。
德勤的私属咖啡厅,400平米,专为员工而设,不对外开放。其实在德勤办公楼下,咖啡厅琳琅满目,但他们依然要辟出一层为员工提供这样一个休闲场所,让员工可以在此开个小组会,可以在更舒适轻松的环境下工作,下班后还会在此举办一些健身活动,拉近员工间的感情,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爱与温暖。这样充分的信任与关怀让德勤的每个成员都更加努力和积极。


Norman说,德勤不会随波逐流,他们要做毋庸置疑的行业领导者。德勤不会停滞不前,他们要不断创新,永远充满活力,就像他自己一样,永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青春活力的心态,永远没有结束,一切都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Norman的眼中,德勤的创新不流于口号,要创新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言行要一致,说你能做到的 ,做到你说的,这是原则。说到德勤将来的规划,Norman说他们正在做一个2021年的战略规划,专业顾问肯定是不变的首选,而且会在现在基础上更加夯实。还有诸如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让更多员工都有升迁的机会,都有做合伙人的机会。


选拔人才,多元化与兴趣是关键
德勤员工90后占到了全公司的45%,对这些年轻员工的管理Norman自有一套,他不会去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管理员工,而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去问他们:“请问我能帮你做些什么?”“你希望我能怎么帮你呢?”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以一个服务者的角度来领导员工,反向辅导他们。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高层的这种关怀,自然会增加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在一些活动中,Norman总是能跟员工融为一体,他会忘了自己是领导,员工也会忘了自己是员工,这种融洽、和谐的企业氛围更有利于同事间一起做事,而不是把关注点计较于个人利益上。
德勤对人才的选拔标准遵循多元化的原则,而不局限于专业性上。比如,德勤计划未来审计要用人工智能进行核算,所以在招聘审计人才时可能就需要有IT工作背景的候选人了。
对当前正在择业的一些年轻人,Norman说,选择行业也好,职业也好,最重要的是兴趣。哪怕你再有能力而对工作没有兴趣那也是豪无意义的。最根本的就要有兴趣,同时还要有驾驭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一颗能够归于沉寂的心,和正能量的阳光心态。


退休了要去做公益
生活中的Norman 爱运动、爱生活。他喜欢瑜珈,热衷普拉提,也许这就是他这么多年保持体型挺拔健美的秘诀吧?
说到退休以后的生活,Norman说将来想去社区做公益。他认为一段职业生涯结束了,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做事不能太死板,要不断的创新,其实人生并未给我们设限,像Norman这样,从未放弃过改变,从未放弃过尝试新鲜事物,才能在不断的变化中迎来新的阶段,才能以创新缔造百年德勤的新纪元。

客户服务 400-8000-800

FESCO服务

FESCO官方

企业级需求
个人级需求

产品名称

预计人数/份数

地 区

姓 名

公 司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提交

请选择产品名称

社保公积金代理

劳务派遣

岗位外包

人事档案和户口相关服务

弹性福利

工会服务

健康体检

保险保障

残保金服务

薪酬外包

外籍人服务

员工档案管理服务

HR共享服务(SSC)

政务服务

招聘服务

灵活用工/众包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IT外包

法律咨询

员工背景调查

培训学习

其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