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察|2023年蓝领群体就业报告
2023-09-01
“蓝领”一词始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与“白领”是一对孪生概念。蓝领指从事体力劳动的职工,其因工作时身着蓝色制服而得名,典型职业有流水线工人、货车司机、建筑工人、维修工人、仓库管理员等。
随着居民生活需求变化与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新蓝领”应运而生。与传统蓝领相比,新蓝领通常以服务业为主营,致力于解决目标客户诸如家政、物流、技能、养生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如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育婴师、健身教练、共享单车调度员等。
中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人以上,占第二、第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70%左右。在产业融合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冲击下,蓝领就业市场供求结构有失衡之趋。本文从蓝领就业环境、就业情况两个层面,剖析当下蓝领群体实际就业情况,积极探索新时代蓝领群体“求变”的可行路径。
蓝领就业环境分析
01经济环境
第二、第三产业增速放缓,就业人员总数首次下降。
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亿余人,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28.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47.1%,二者合计就业人员5.5亿余人。在产业增速放缓背景下,以蓝领群体为代表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规模近五年来首次下降,第二产业由约2.17亿人降至约2.11亿人,第三产业由约3.59亿人降至约3.46亿人。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优蓝国际(蓝领)招股书 (点击可查看大图)
蓝领市场就业景气指数下降明显。
2021年下半年以来,蓝领就业市场发生急剧变化,就业景气指数大幅下降,供需矛盾日渐凸显。2022年6月起止跌回升但幅度有限,显示整体回升乏力。
*注:就业景气指数(CIER指数)=招聘需求人数/求职申请人数,CIER指数以1为分水岭:指数>1,表明就业市场劳动力需求多于劳动力供给,就业市场竞争趋于缓和,就业信心较高,指数越大则就业市场的景气程度越高。指数<1则反之。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点击可查看大图)
02社会环境
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蓝领劳动者群体仍是我国就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蓝领群体规模较大。
蓝领劳动者群体主要是指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工人。近年来,我国蓝领劳动者群体规模达4亿以上,占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69.4%,在我国就业人口中占比超过53%,仍是就业群体中主要组成部分。
传统蓝领岗位对学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存在技能短缺现象。
当前蓝领岗位中,初、高中学历的蓝领群体占比最高,大部分企业以初中学历作为用工底线,甚至有些只需要具备拼音的能力即可上岗。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龄较大的劳动者和学历较低的年轻蓝领劳动者都出现因为缺乏一定知识或者技能而无法上岗的现象。
*信息来源: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中国蓝领群体正在经历代际转换,新生蓝领群体涌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谓“新蓝领”,是指工作、生活在一、 二线城市,为城市日常运转贡献力量的基层工作者,该群体主要分布在现代城市的各个新兴行业,包括销售、房产经纪人、美容美发师、保安、快递员等,但不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工厂工人、建筑工人等。
*信息来源:QuestMobile研究院 (点击可查看大图)
蓝领人群缺口大,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以及供需之间的不匹配是主要原因。
2022年,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缓慢回升,虽然蓝领群体规模庞大,但目前蓝领劳动者市场上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增加。
据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 个职业排行》,全年四个季度中,第一名均为为营销员,并且排名前十的岗位均为蓝领岗位,蓝领行业出现了“用工荒”现象。
*信息来源:人社部、东吴证券(香港) (点击可查看大图)
03就业意愿与入职影响因素
蓝领群体正经历“代际更替”,Z时代群体就业意愿最高。
随着蓝领职业形态变化,入职蓝领意向人群逐渐向Z时代群体倾斜,整体上年龄与就业意愿成反比。2023年统计,00后人群入职意愿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达61.5%,其余则均不足50%。服务业“新蓝领”职业成为热门意愿对象,博物馆/美术馆引导员、园艺师、咖啡师成为受访者最想从事的职业,选择占比均超20%。
*信息来源:猎聘《2023上半年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前程无忧《2023“新蓝领”职业状况调研报告》 (点击可查看大图)
工作收入是蓝领人群最看重的入职影响因素。
蓝领劳动者在寻找工作时会多维度考虑就业质量,其中近60%蓝领人群看重工作收入,比例远超其他因素。除收入外,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也是影响较大的因素,之后依次是福利待遇、工作和自身能力的适配性(自己的技能适合这份工作)、工作安全性、离家远近等。
*信息来源: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 (点击可查看大图)
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
人才竞争是否“过热”?
还不学习?再不深度研读行业报告
当什么HR!
免费获取报告的好机会来咯!
赶快扫描二维码!
蓝领就业情况分析
01就业市场人才供给
实体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供给端人群向职业教育毕业生倾斜。
在重点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蓝领就业市场供给端人群向职业教育毕业生倾斜。公立职业院校为改革先行者,一方面,中等职业院校培优缩编,高等职业院校提质扩容;另一方面,各职业院校陆续开设同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新兴技能学科。
*注:2020年起国家陆续试点职业本科教育,截至目前全国在校生共30.5万人
*信息来源:人民政府网;教育部官网 (点击可查看大图)
02就业市场人才需求
就业市场岗位多元释放,新蓝领行业多以“互联网+“为依托。
蓝领人群广泛分布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等细分领域内,按照劳作方式,大致可分为劳动型、技能型两类;按照工作内容,大致可分为传统蓝领、新蓝领两类。
以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平台快递员为代表,新蓝领行业多以“互联网+”为契机发展,并逐渐向大型制造业渗透。
*信息来源:人社部官网;58同城,《2020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年度报告》 (点击可查看大图)
03 2022年蓝领人才地域流向
流动就业、同城就业人群比例相近,人才由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内陆省份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流动。
2022年,蓝领人群有52.2%选择在家乡城市工作,47.8%选择离乡工作。地域分布上看,跨地区就业蓝领人才主要自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内陆省份(如云南、贵州、甘肃)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如广东、江苏、浙江)流动,以此寻找更佳就业机会。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 (点击可查看大图)
04 蓝领人才企业培养情况
人才画像有变,企业多途径开展员工培养。
随着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全面推动劳动力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势在必行。2022年针对部分企业调研显示,在生产升级和智能制造趋势下,企业需求端人才画像有多重变化,其中生产经验更高、操作能力更强、技能证书更多是前三大变化因素。为满足转型时期用工需求,企业开展多途径人员培养,主要包括内部培训、校企合作、联合培训等方式。
*信息来源:智享会,《产业转型:人才的吸引与升级》,2022 (点击可查看大图)
05 蓝领人才就业服务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当前社会涌现出多种蓝领就业服务模式。
*信息来源:BOSS直聘,《在线招聘变革引领者蓝领市场打开成长空间》,2022 (点击可查看大图)
06 蓝领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延展,蓝领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制造业下沉、招聘模式创新、用工模式多元化令蓝领群体有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带来生产方式大变革,技能人才成为蓝领行业刚需,但人才缺口正逐渐扩大。蓝领行业“换血”时刻,如何将延展的市场规模消化为合理的人员结构是当下核心挑战。
*信息来源:人社部官网;国家统计局官网;36氪,《2023年中国蓝领零工行业研究报告》 (点击可查看大图)
获取更多政策
即刻申请开通
「政策通」PC端